岁末,2021年度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在昆明举行。
“刘洪机组”、余华亮、岩罕陆、杨俊、李业凌……大屏幕上,出现一个个闪亮的名字。
“执行森林消防任务的‘逆风飞翔者’”“投身乡村振兴的‘兵支书’”“致力亚洲象保护的‘象爸爸’”“坚守边境防疫一线的‘守边人’”……视频画面里,一个个老兵的故事展示着他们在新时代的新担当。
守护家园的忠诚卫士——
危难任务,我来
画面里:
“稳住!稳住!不要动,我来,我来……”这是机长刘洪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
今年5月,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湾桥村大沙坝山突发森林火灾,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刘洪机组执行高山悬崖点灭火任务。在洱海进行吊桶取水时,直升机突发特情坠入洱海,4名机组人员壮烈牺牲。
“党给我插上一双翅膀,人民的需要就是我飞行的方向!”4名救火英雄刘洪、李凯涛、刘超、孙中杰都是退役军人。高原航空应急救援,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4名退役军人坚持烈焰火海面前勇敢逆行,一次次挑战悬停极限,降低洒水高度,提高洒水精度和灭火效率,先后执行森林消防任务22次,驾驶“红色战鹰”为祖国西南万顷林海保驾护航。
“我来!”这是面对危险时,刘洪的本能反应,也是最美退役军人的共同选择。虽然脱下军装,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早已融入血脉。这是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队员李业凌从百米深的峡谷悬崖上跃身而下救援被困群众的原因,这是昭通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某大队长主元状奋战禁毒前沿的动力,这也是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护士长李慧文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奋战抗疫一线的初心。
镜头外:
刘洪机组所属的森林消防队伍,李业凌所在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还有前不久在哀牢山遇难的4名地质工作人员所属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这些承担着艰苦危险任务的单位多由部队转隶组建,人员多由退役军人组成。“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戎装虽卸,军魂永存。只要人民需要,他们就会挺身而出,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
不忘初心的人民子弟——
乡村振兴,有我